top of page
02facebook banner副本-01.jpg
©紐曼樞機藝文館版權所有

​侘寂至境

​柴燒藝術展覽

由澳門紐曼樞機藝文館暨澳門教區演藝文協會主辦,澳門當代藝術研究協會協辦《侘寂至境-柴燒藝術展覽》邀請藝術家何建國先生 (黑子) 展出最新35組柴燒陶藝作品,分為四大主題:茶器、花器、雕塑、裝置。作品直面柴燒對於環境、黏土、溫度等精細的要求,在傳統裡發展創新表達黑子與窯的對話、精煉出火與土的共舞。

| 開幕日期 |
2024.03.16,週六,下午3:0

|展覽日期|

2024.03.17 – 2024.05.12

| 開放時間 |
10:00 - 13:00, 14:00 - 18:00

(週一及公眾假期休館)

| 展覽地點 |
澳門紐曼樞機藝文館(得勝斜路55號地下)
免費入場 

| 預約導賞服務 |
10:00-13:00, 14:30-18:00 (逢週一及公眾假期休館)
語言 :粵語、普通話


 

系列活動
火
IG講座及體驗坊-05.jpg

講座:柴燒是怎樣煉成的


日期:2024年3月17日 (週日)
時間:下午3:00-4:30 
主講者:何建國老師 (黑子)
語言:普通話

人數:30位(免費入場,請先報名登記)

何健國(黑子)

澳門工藝美術大師,先後畢業於江蘇淮陰師範學院美術系,廣州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系。
澳門當代藝術研究協會會長、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理事、澳門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、廣東省雕刻藝術研究協會常務理事、廣州市小洲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。
其作品「盛世紫荊青花立體描金棒槌瓶」獲得「粵港澳大灣區工藝美術博覽會—國匠杯」銀獎

©紐曼樞機藝文館版權所有
火

【柴燒陶藝】體驗坊

親子組
日期:3月24日 (週日)
時間:下午2:00-4:30 
人數:5組 (1大人+ 8歲或以上小童)
費用:MOP860**

(包燒製柴燒杯乙隻)

成人
日期:3月23日 (週六)
時間:下午2:00-5:00 
人數:12歲或以上
費用:MOP860**

(包燒製柴燒杯乙隻)

**注意事項:
1. 參加者可燒製多於一個作品,額外燒製費:柴燒MOP350/個、電燒MOP120/個
2. 參加者可手捏多於一個陶杯,以便挑選合適的作品進行燒製;而決定不燒的陶杯,其材料將歸還至主辦方;
3. 額外燒製費不設折扣優惠;


優惠:(所有優惠不能同時使用)
九折優惠:
凡為澳門紐曼樞機藝文館會員–『知心薈友』/二人同行參加同一組 /全日制學生證 
八折優惠:

65歲或以上之長者

IG講座及體驗坊-06.jpg

​加入會員​
如您希望獲取藝文館的資訊,可成為藝文館的會員『知心薈友』,同時享受指定活動的優惠:

​何健國(黑子)

何建國,又名黑子,祖籍江蘇,畢業於江蘇淮陰師範學院美術系,廣州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系。澳門工藝美術大師、澳門當代藝術研究協會會長、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理事、澳門文聯總會民間文藝家專業委員會委員、澳門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、廣東省雕刻藝術研究協會常務理事、廣州市小洲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。


他認為柴燒千變萬化與不確定性是最令人著迷。他於景德鎮專注向柴燒專家們學習,進而在廣州從化溫泉鎮的山上荔枝林中,建立屬於自己的柴燒基地。在不斷的燒製實踐中,研究了世界各地陶藝家的柴燒技法,用各種泥料進行嘗試,反覆改進柴燒窯裡燒製方式,擁有一項現代柴燒窯爐的專利,最終形成了獨特風格。
如今,黑子的鐵鏽紅柴燒效果已經成為獨門絕技,深受業界關注和收藏家喜愛,作品銷售範圍從澳門到內地,甚至往日本至東南亞,影響力逐漸形成,鐵鏽紅柴燒作品已經成為個人標誌。

2021
作品盛世紫荊青花立體描金棒槌瓶獲得【粵港澳大灣區工藝美術博覽會】【國匠杯】銀獎 


2020
《青花描金四相連枝花瓠尊》獲得第四屆澳門工藝美術【金蓮花盃】金獎


2019
《江山永固》獲得【國匠杯】銀獎
《暗香浮動》獲得【嶺南工匠杯】銀獎
《江山永固》獲得第十二屆中國玉石雕神工獎金獎
《錦繡河山》獲得第三屆澳門工藝美術【蓮花杯】銀獎
《盛世蓮花粉彩扒花瓷》獲得第三屆澳門工藝美術【金蓮花盃】銀獎


2018
《邂逅》獲得【嶺南工匠杯】銀獎
《降龍羅漢》獲得澳門國際旅遊紀念品設計大賽金獎
《盛世蓮花》獲得第二屆澳門工藝美術【蓮花杯】金獎


2017
《將進酒》獲得澳門工藝美術【蓮花獎】


2015
《守護》獲得第八屆中國玉石雕神工獎銅獎


2014
《淡泊》獲得第七屆中國玉石雕神工獎最佳創意獎

 

什麼是柴燒?

 

凡是利用薪柴為燃料,把器皿直接放在火中裸燒而成的陶瓷製品,都可稱之為柴燒,作品可分上釉(底釉)與不上釉(自然落灰釉)兩大類。它是一種古老的技藝,燒窯難度相當高,對土、柴、窯、火之間嚴格的要求,需要燒製幾天幾夜。


無論是對泥坯的製作(必須全手工),還是對窯爐(設計難,建造成本高,窯爐損耗大)、燃料(木柴消耗成本是氣窯的十倍以上)、人工(三至四人輪班工作,數天數夜不停)、燒製技術(須熟練燒窯專家)、出品成功率(只有氣窯的三分一成功率)等,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孤品、絕品,非常值得欣賞及收藏。

土-02.png

柴燒可用的泥土有很多,經由製陶者來調配考量耐熱的溫度、柴窯的屬性、薪柴的總類等等;追求讓泥土能產生一種溫潤敦厚、沉穩內斂的柴燒之美。

柴-02.png

薪柴一般需靜置乾燥約六個月以上,以利燃燒,其種類有松木、樟木、龍眼木、荔枝木等。 

窯-03.png

根據窯爐規模大小,器皿需燒製三到五天,甚至更長日子,期間需不眠不休輪班投入薪柴,同時,加柴的速度和方式、薪柴的總類、當時天氣的狀況、空氣進窯的流量等細微條件,都會影響窯內器皿的色澤變化。

火-04.png

柴窯燒陶時,完全燃燒的灰燼極輕,隨著熱氣流飄散落到器皿上,當溫度高達1200℃以上時木灰開始溶化,木灰中的鉀、鈣、鐵、銅、錳、鈉等礦物質與器皿中的礦物元素發生反應後,以各種形式覆蓋在器皿表面,呈現不同的色彩變化和凝結方式,這種天然形成的釉,稱為“自然落灰釉”。 

自然落灰釉

 

當溫度高達1200℃以上時木灰開始溶融,木灰中的鐵等礦物質與器械中的礦物元素發生反應,以合作形式覆蓋在器皿表面,這樣天然形成的釉稱為"自然落灰釉"。

自然落灰釉乍看不甚起眼,甚至覺得粗糙,但越看越耐看,形狀各異的火焰紋如鳳尾獸身,柴灰堆積融化後如荒漠戈壁,似秋林夏荷,又如高山林海,浩瀚星空,任意轉動角度,都可以欣賞到不同的畫面,並且無一作品畫面釉色雷同,每一件作品都是孤品絕品,可觀可賞可用可藏,這就是柴燒作品的迷人之處。
 

DSC02140 拷貝 2.png

柴燒的歷史和發展

 

中國是文明大國,亦是陶瓷古國。中國柴燒工藝的發展漫長的時間,從原古製陶到夏商周至漢唐前後,為中國柴燒起源的高峰,始於華夏文明之初,盛於漢末。


經過中日兩國經濟文化的長期交流,日本學習漢唐以前的“陶土柴燒”技藝;宋朝前後開始上釉加缽燒製陶瓷,影響宋朝對器物審美的新變化,重視器物的色彩勻稱無瑕疵之美,影響到日本對茶藝的美學要求。
隨著柴燒的技藝,在中國陶瓷市場上慢慢退出主流歷史舞臺;因而“柴燒”在中國陶瓷歷史的文化“斷層”,最原始的柴燒陶瓷該有重新的認識,讓遺忘千年柴燒歷史,受到更多人的重視認知與傳承開來。

柴燒的特點

“人與窯的對話、火與土的共舞”

使用木材燃燒所產生的灰燼和火焰直接竄入窯內,窯內的落灰自然依附在坯體之上,在高溫烤制下形成溫澤光潤、層次豐富的自然灰釉。


柴燒因火焰所烙下的痕跡,熔化或未熔化的木灰呈現出粗獷自然的質感、樸拙敦厚的色澤、深沉內斂的古雅,發到自然而然,天人合一的境界,而且由於天然落灰形成的釉每一個都不相同,形成難得的唯一性,所以成為私人專用器皿的首選,可用可藏,尤其是偶然形成的精彩顏色及堆釉,自然之韻且不帶重複驚喜的成果。
 

柴燒的效果

柴燒多變迷人,猶如千面女郎擁有百變神秘的魅力。
「火」、「土」、「人」三者合而爲一,自然天成的樸實之感。柴窯並不如電窯具有極高度的穩定性,正因充滿不穩定性,才能創作出獨一無二的柴燒作品。

柴燒泡茶的好處

在茶具中,最高頂級的器皿就是柴燒,非常講究器皿的美。在國際上,尤其是日本,柴燒的茶具成為衡量一個人身份的重要標誌。

柴燒泡茶主要表現在其柔水和軟水的效果上,能夠更進一步地提升茶葉的口感和茶湯的品質。之所以擁有這種效果,是因為柴燒燒結的溫度已經達到瓷化的程度,卻完美地保持著微氣孔結構,再加上有岩礦土的成分。因此,柴燒茶具比較適合沖泡烏龍茶、紅茶、黑茶等茶類。

柴燒茶具好處,最能突出激發起茶湯的品質和香氣。此外,柴燒茶具作為一種優秀的功夫品茶具,給人一種古樸、純真回歸自然之感,向來資深茶客及收藏家選擇擁有的原因。
 

DSC02386.jpg

黑子老師與日本柴燒

絕跡千年的中國柴燒,卻在日本傳承發揚光大,其柴燒技藝源於中國工藝。從南宋時期,就有日本人到浙江的龍泉學習陶瓷器皿的製作。


但因為近代中國的陶瓷產業飛速發展,工業化生產的配套完善,手工技藝逐漸消失。相反,日本卻因為一直延續古法燒窯,得以保存發展柴燒這一傳統工藝。


加上日本手工藝在國際市場上口碑極高,導致日本柴燒的國際影響力也相對較強。其實中國也有優於日本的柴燒作品,可惜還未有國際認可度而不為人知,讓更多人認識中國傳統柴燒,以及推進現代柴燒的發展,這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。

入窯一色‧出窯萬彩:『柴燒』體驗坊

(2023年)

 

為了讓更多人認識柴燒這門古老而獨特的陶藝技術,紐曼樞機藝文館於2023年曾舉辦兩期柴燒體驗坊,邀得澳門當代藝術研究協會的工藝美術大師何建國先生(黑子)作指導,讓參加者親手製作柴燒杯,享受製陶的樂趣。

 

四小時的體驗坊中,激發了參加者豐富的想像力及創造力,捏製出各式各樣美麗獨特的陶器,而過程更是讓身心沉澱,讓視覺與觸感專注的好時光。 
 

WeChat 圖片_20240226104216.jpg
bottom of page